Home > 新聞中心
熱門新聞中心
4月
11日
2022年
重拳打炒房有效?房市專家示警:5大嚴重後遺症
房價漲,政府打炒房力道加重,然而市場逐漸產生疲態,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示警,若一波波重拳打炒房政策聲浪一直持續下去,甚至政策採取硬著陸模式打房,將對市場造成五大不利的後遺症,不僅沒有囤地的中小建商將成為重資本輕獲利的代工業,市場大者恆大的寡占現象更明顯,口袋較深的大建商與大地主漸接壟斷市場,將對市場公平競爭產生傾斜的嚴重後果。
李同榮表示,首先,過去兩年,七都中除了雙北以外,預售市場假性需求幾乎超過一半,政府未能事先防範,這是政策最大的缺失,不但紅單猖獗、平價轉售逃避重稅,短線炒作數量高達五萬戶以上之多,如今政策再下重手,市場預期會禁止轉售,投資客已在市場上大量拋售囤積的期貨,但對於建商未出清或二次推案的餘屋就會形成競爭,市場就會產生多殺多現象。
從正面解釋就是建商自食其果,投機市場會收斂;但從負面解釋,投機客若進價低尚有獲利空間,多殺多仍然出得了貨,但若進價過高,出貨就不易,投資客與建商違約糾紛就會層出不窮。
第二,通貨膨脹加上營建成本攀升,若採硬措施,企圖壓制房價下跌,則將衍生爛尾樓現象與消費糾紛。
第三,近2年的打炒房政策已經形成市場「狼來了」的心理疲憊狀態,且過去打房政策偏重剛性需求的成屋市場,完全無效,現在才調整方向,其實為時稍晚,政策往抑制預售炒作的方向雖然正確,但方法仍值商榷。其實,未來兩年房價將在市場景氣循環調解下,漲幅逐漸收斂,投資客無利可圖就自然消失遁形,房價絕不會永遠漲不停,這就是市場機制。
第四,央行限貸政策,受限的是剛性與換屋需求,受害的是小咖建商,央行在此波打炒房聲浪中,可謂一馬當先,勇往直前,但卻防堵不了資金氾濫的洪流,央行打炒房初期完全針對第二房第三房限貸成數,受害的不是口袋深的投資客而是急需換屋的自住客。而打炒房後期雖有針對土地開發限貸,但口袋深的建商老神在在,受害的卻是小咖建商,求助無門。
第五,中小建商淪為代工業,生存面臨考驗,市場將形成寡斷畸型亂象,在通貨膨脹、營建成本大增、缺工等壓力下,中小建商銷售獲利已被高漲的營建成本稀釋大半,有些小建商房屋售光後才發現成本高升,企圖延期開工,卻想不到越延越糟糕,建商尚有未售的餘屋者,還可調高售價彌補一些獲利,而出售越快建商,若開工延誤,就可能會白白代工,甚至虧損。
資料出處:經濟日報